【讀書心得】《非暴力溝通》 -愛的語言

Happy Read 樂讀
18 min readSep 2, 2021

--

書名:《非暴力溝通 — -愛的語言》

作者:馬歇爾. 盧森堡 (Marshall B. Rosenberg)

類型:溝通技巧/ 同理心

評價:✩✩✩

本書教導我們用一種充滿善意的方式與別人交談,即使正在生氣的時候也不例外,我們經常會因別人的咎責而批判自己,閱讀這本書後,教導我們要愛自己,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愛別人。

作者馬歇爾在書中闡述看待語言的創新方式:『非暴力溝通』和『靈性行動主義』進行心理治療,讓你也可以開始相信你也有能力和朋友以及家人建立深刻的連結,只要按照書中所描述的同理技巧、循序漸進的,你也可以學會,洞悉感受、需要和責任之間的關連性,如果夠多的人運用《非暴力溝通》這本書裡所提到的方法,並將本書的概念付諸實行,這個世界或許充滿更多的善意,這個世界很快就會變得更和平。

它可以有助消弭人與人之間的紛爭,使不同的種族與國家得以和平相處,我相信這正是我們的世界迫切需要的一本書。

我希望一生能常懷悲憫之心,與他人互相關懷,彼此以善意相待。 — 馬歇爾. 盧森堡博士

作者他相信在這個世界人人都有惻隱之心,也都樂於互助,因此這大半輩子以來,他一直在思考:

『到底是什麼因素使得我們悖離慈悲的天性,做出兇猛殘暴、剝削他人的舉動?』

『又是什麼因素使得有些人即便是在最艱困的情況下,也得以不忘慈悲的天性?』

早年他生活在動盪不安的底特律市,遭遇了許多暴力。於是,他在探討這些問題,深感語言文字在其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後來,他發現有一種溝通方法(說話與聆聽),能夠讓我們真心關愛別人、與自我及他人連結,並且充分展現與生俱來的悲憫,稱之為「非暴力溝通」。

「非暴力」一詞是引用甘地的口號,指的是當暴力從心中消除時,自然而然對他人懷抱善意的狀態。

我們往往或許不認為自己說話的方式帶有暴力的成分,但事實上,我們所說的話語經常會傷害他人和自己,造成痛苦。即是在書中「非暴力溝通」稱之為「善意的溝通」。

這一本書的另一個名字是『在一個充滿衝突的世界裡傳達平安』(Speak Peace in a World of Conflict),正如本書的副標題:『你即將說出口的話,將會改變你的人生』。

馬歇爾在本書中很清楚解釋這一句話的涵義:我們每一個人從嬰兒時期就開始變逐步建構屬於自己的生命故事,這故事乃是以語言建構而成。於是,作者他認為也可以透過語言來化解衝突,他教導我們在對話時應該避免批評、指責或使用任何帶有暴力意味的字眼。並且更呼籲大家盡量使用和平的語言,也就是倡導其實是一種新的自我認同。

在書中談到「非暴力溝通」的理念和調解人所扮演的角色,即是當我們要求改變現況,嘗試實踐一個新的價值體系的觀念。

每一個世界觀裡都包含了一套價值體系,人們無可避免地一定會受到這些價值體系的影響,甚至還以此為傲。

因此,榮格學派的心理學家更告訴我們: 戰神的原型存在於每個人的潛意識中,因此衝突和侵略乃是無可避免的現象,可說是人類與生俱來的罪惡基因。

在馬歇爾所看到的這個價值體系中,人們不需要做出任何妥協,就可以化解衝突。衝突的雙方可以彼此尊重,詢問對方有何需要,在沒有激情和偏見的氛圍中建立連結。

然而當今這個世界裡,戰爭與暴力盛行,許多國家無視於文明的規範,犯下各種不堪的暴行;而在這樣的世界中,這新的價值體系似乎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然而,本書作者馬歇爾提出另一種對人性的觀點,必須仔細思考,因為這是我們唯一的希望。他認為我們不等同於我們的觀念,這些觀念皆是由我們創造出來的,因為習慣、群體脅迫、社會的制約以及缺乏自覺等因素而維持不變。

然而,即便最良善的觀念也會助長暴力。舉例來說你將會更明白,如果你想以武力保護家人、防衛自己、打擊不法、防止犯罪。你已經受到暴力的蠱惑,當你決定想要退出這場暴力遊戲,很可能受到抨擊與懲罰。

盧森堡博士在本書提出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論點,便是讓自己處於「不害」的意識狀態遠比採取「不害」的行動更有力量:

他掌握了「非暴力溝通」的原則:「不害」的兩個層次

  • 「行動」
  • 「意識」

無論置身於何種衝突情境,都不會偏袒任何一方,也不會把焦點放在各方的說法上。因為他知道所有的說法都會造成衝突,於是便把重點放在搭建彼此心靈的橋樑,好讓雙方得以彼此連結,這樣符合「不害」的另一個準則:「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麼,而是你的注意力的品質。」

不害可以擴張一個人的意識,消弭這一道鴻溝,如果要化解世間的暴力,唯一的方法便是放下自己的執見。

以離婚為例,就法律的角度而言,一旦夫妻雙方達成了分割財產的協議,離婚手續就算結束了,但雙方在情感上所受的衝擊卻仍餘波蕩漾,借用馬歇爾的話來說,他們之前交鋒時的言語,已經改變了他們的世界。

在面對衝突時,我們心心念念都是「自我」想要抓取「屬於我的事物」,於是很容易就會採取攻擊行動。表面上,我們的社會似乎尊崇基督聖徒們,景仰他們放下自我、將自己當作活祭奉獻、服事上帝的精神,但事實上,我們所信仰的價值觀和所作所為之間卻存在著一道巨大的鴻溝。

「不害」可以擴張一個人的意識,消弭這道鴻溝。要化解世間的暴力,唯一的方法便是放下自己的執見,人若仍以自身的利益為念,必然無法開悟,這或許是「不害」的第三個準則。然而,這樣的教導聽起來似乎太過極端,正如耶穌在登山寶訓八幅中所說的『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將承受地土』。【出自馬太福音五章1~12節】

「無害」的教導,其精義並不在於改變行動,而是改變意識。

要改變意識,你必須從A點(滿足「自我」永無止盡的欲求)走到 B 點(無私無我的狀態)。坦白説,沒有人會真的想進入這種狀態。當我們目睹大自然的奧妙或是聆聽亦舒音樂作品之美,並且心生讚嘆時,會自然而然地進入一種渾然忘我的境界。

另外當我們盡情玩耍享受生活、從事創造工作或淋浴在愛中,你也會體驗到這種無我的狀態,這樣的狀態與『不害』相似,唯一的差別在於: 前者時有時無,忽隱忽現,但是『不害』卻是固定而恆久的。

人們為了求取自生的生存和一己的利益所創造出來的幻象~『自我』總是驅使我們設法去追求更多的金錢、財貨和權力,藉以強化這個幻象,但是在進入『不害』的狀態時,我們卻能活出自己的自性。

你可以說我做了什麼、什麼沒做。

也可以解讀我的話語或行為。兩者我都可以承受。但請勿將它們混合。

如果你想讓我感到困惑,你可以這樣做:

將我的行為和你的反應,參雜再一起說出口。

你可以說你看到我們沒做家事,心裡很是失望,
但罵我「不負責任」這一點都不會讓我更想幫忙。

你可以說我拒絕你的追求,讓你頗為受傷。
但罵我是個「木頭人」,並不會讓你將來更有希望。

是的,你可以說我做了什麼、什麼沒做。

也可以解讀我的話語或行為。

兩者我都可以承受。
但請勿將它們混合。

— 馬歇爾. 盧森堡博士

非暴力溝通的過程中,要達到讓雙方都願意真心付出的境界,必須把注意力放在四個要素上。

首先,我們要觀察當下發生的情況,一方面要以語言清楚表達以下四種訊息:

  • 別人說了什麼話?
  • 做了什麼事?
  • 這些話語或舉動是否讓我們的生命變得更加豐富?
  • 你要清楚地陳述你觀察到的事實,而不帶任何判斷或評論

只要說出對方做了哪些事情就可以了,無須論及我們喜歡與否。其次,陳述自己觀察到這個行為時的感受:我們是否因此而感到傷心、害怕、欣喜、有趣或懊惱?

另一方面則要接收到別人所傳達的

第三,我們要先了解他們觀察到的事實有哪些需要、價值觀和渴望等原因,使我們產生這些感受相關需要

我們想請求對方採取哪些具體的行動來增進我們的生活,在接收他們提出的這些請求,以便了解我們可以透過什麼方式讓他們的生命變得更豐富,如此一來,就能夠與他們建立連結。

當我們以非暴力溝通的過程,清楚而誠實地表達自己所處的狀態時,必須能夠察覺並且將注意力聚焦於以上這四個要素。當我們幫助他人這麼做時,就可以建立一種雙向溝通的模式,使雙方都能自然而然展現善意。

非暴力溝通是一種「動態的語言」,我們必須清楚而客觀地陳述看到、聽到或碰觸到、而且對我們造成影響的事物,不参雜任何評論。

我們要能夠清楚而誠實地向他人表達我們的處境,如果加入自己主觀的評論時,對方比較不可能將我們所想要傳達的訊息聽進去,此時反而他會認為我們在批評,因而產生抗拒的心理。

非暴力溝通並不要求我們完全保持客觀,不做任何評論,只是不能把「觀察」與「評論」混為一談。

當我們以非暴力溝通和自己對話、與他人或團體互動時,心中自然會懷抱善意。

因此,運用非暴力溝通可以先表達自我或同理他人傳達的四種訊息,可以被有效地運用在以下各種層次的溝通以及不同的情境,有人可以深化自己的親密關係,增進彼此間的愛意,有人可以改善職場和政治上建立更有效的人際關係、增進工作效率。

此外,在全球各地,非暴力溝通都被用來調解各個層面的紛爭與衝突。

包括:

  • 親密關係
  • 家庭親子關係
  • 學校
  • 機關團體
  • 心理治療與諮商
  • 外交與商業談判
  • 各種爭端與衝突

第三章到第六章,教導學習如何聆聽並表達非暴力溝通每一項要素,但作者提醒我們記住:非暴力溝通並不是一套固定的公式。

*我們可以隨著情境的不同,隨著個人的風格或文化上的差異而加以彈性運用。儘管為了方便起見,作者提到將非暴力溝通稱為一種「方法」或「語言」,但就算你一句話也沒說,仍然可以體驗到它的四要素。非暴力溝通的核心在於我們對這四個要素覺察,而非實際上說了什麼。

第七章到第十四章,教導學習溝通過程運用的方法:

  • 以同理心聆聽,把自己的頭腦放空,在聆聽時,全心全意地聆聽,若能持續同理對方,就可以讓他們碰觸到自己的內心深處,同理心讓我們敢於展現自己的脆弱,化解可能發生的暴力、不把別人的「不」當成是拒絕、讓乏味的對話變得有趣,甚至讓我們聆聽出別人透過沈默所表達的感受和需要。

許多原本傷心痛苦的人,再有人以同理心傾聽他們的心事之後,就開始振作,有了活力。要成為一個傾聽者,應不需要懂得心理學的理論,也不需要受過心理治療方面的訓練, 最重要的是要能夠體會對方當下的感受與需要。

  • 用愛與自我連結,要善待自己,必須能夠同時同理兩個自己 — 一個是因為做了某件事而感到後悔的自己,另一個則是當初做了那件事的自己。透過自我寬恕,不在譴責自己,從而開始覺察到自己在做什麼,立刻意識到那個需要,好好照顧自己,也就是說,我正在忙著滿足所有人的需要時,也需要更注意自己的需要,符合自己價值的事情,不要為了責任感、外在的酬賞,或者為了避免罪惡感、歉疚感,或者受到懲處而去做任何事情。

如果我們在做那些無趣的事情時,能夠把自己的心態從「我不得不做」調整成「我選擇要做」,我們將會在生活中找到更多的樂趣,進而從錯誤中學習,改變自己,有所成長,並且做一個更完整的人。

  • 受到讚賞與感激,運用同理心,設法了解對方因我們的哪些行為而受益,他們有什麼感受以及他們有那些需要得到了滿足,並因為自己能提升他人的生活品質而感到歡喜。一般人在聽到別人的讚賞與感激時,會有的兩個反應:一個是表現過於自負,認為自己很了不起。另一種則是故作謙虛,以不在乎的方式,否定這份讚賞與感激的價值。

上帝賦予每個人的力量,讓我們可以豐富他人的生命,因此我們可以懷著喜悅的心情接受別人的讚賞與感激。

如果可以把有能力豐富他人的生命,當作是上帝賜予我們力量,透過我們來做工,我們就不會掉入過於自負或故作謙虛的陷阱。

我們最怕的不是自己不夠好,而是自己所擁有的強大能力。
讓我們恐懼的不是自身的幽暗,而是我們的光芒。

縮小自己,對這個世界並無益處。
為了讓身邊的人不受威脅而縮小自己,乃是無名之舉。

我們生來就是要彰顯內在的神性之光。
這樣的神性人皆有,並不限於少數人。

當我們容許自身發光時,自然就能影響別人,讓他們也能綻放屬於自己的光芒。

當我們能夠掙脫自己的恐懼時,自然就能影響別人,讓他們也能得到解放。

2021/09/19 by Elisha Wang

【讀書心得】《游牧人生》

《游牧人生》

書名:《游牧人生》
NOMADLAND, SURVIVING AMERICA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作者:潔西卡. 布魯德(Jessica Bruder)

類型:就業、高齡勞工

評價:✩✩✩

這本書敘述的故事精彩可期,閱讀之後明白他們到底是四海為家?還是無家可歸?這是全球金融海嘯後的美國中產階級退休人士的新生活型態,他們是一群「以車為家」的銀髮打工客,美國地下經濟最年長的新免洗勞工。

本書敘述的是一個發人省思的故事,是跟美國經濟體的腹黑暗面有關,它暗示不安全的未來可能正在前方等候多數的人,但同時也歌頌這一群中產階級退休遊牧族群,他們以不一樣世俗眼光放棄過去的根,但卻不曾放棄希望的美國人擁有罕見的適應力和創造力。

作者潔西卡.布魯德身為記者,她寫這本書時,正值秋天,冬天就快要到了,真實的一群人,他們正散居在全美各地。

本書作者花了三年,親自開著二手休旅車「海倫」走過一萬五千英里的路,一路上追隨書中主角:這位六十四歲的阿嬤琳達. 梅依( Linda May),大約是洛杉磯往內陸約一個小時的車程左右,場景是一輛(Jeep Grand Cherokee Laredo)大型吉普車在山腳高速公路(Foothill Freeway)一處高聳險峻的陡崖上,位在聖貝納迪諾山脈(San Bernardino Mountains)的南緣,那是一條單線車道的蜿蜒道路,一路上坡,最後,進入聖貝納迪諾國家森林公園( San Bernardino Nantional Forest)。

作者花了一年半的時間,在琳達的前面開著一台露營旅行車,斷斷續續地採訪她,除了幾次貼身採訪之外,也多次透過電話口頭交談方式。更為她在某雜誌做一個專題報導,為了報導正在成長中的美國遊牧族次文化,也就是二十四小時逐公路而居的一群人的生活故事。

作者在路上遇見很多很多受訪者,這本書裡有幾百位游牧客,無私與寬容分享他們的經歷,也留下足跡,包括有一生努力工作、獨自拉拔孩子長大的單親媽媽:琳達.梅依,由她深入輻射出一個橫跨全美的遊牧社會群族 — — 他們原本有的是教授、軟體工程師、大學行政人員、退役軍官,從沒想過自己有朝一日會身陷一個又一個低薪、高工時與高風險,卻標榜自己露營兼賺錢、又可勞動顧筋骨的季節性工作之中。

在這一群漂泊的靈魂裡,琳達就是這個族群裡的一份子,有很多人跟琳達一樣是在試著逃脫經濟上的自相矛盾:不斷上漲的房租和固定不變的薪資,兩者不停地衝撞,一個永遠勢不可擋,一個總是聞風不動。

而這一群人自覺就好像被老虎鉗掐住,所有時間都花在那些累死人和榨乾靈魂的工作上,拿到薪水卻只能勉強夠付房租或房貸,又找不到方法讓自己擁有更美好的未來,也看不到安然自在無憂退休的可能。

如今,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都正在和傳統中產階級的生存模式奮鬥角力中,在全美各地的住家裡,廚房桌上經常散落著多張未付的帳單,他們面對這些帳單時,他們錙銖必較地一再反覆計算,身心俱疲之餘,也不免淚水潸然,停滯的薪水與不斷累積的帳單中,令人深感身心俱疲。

薪水減掉雜貨的帳單,再減掉信用卡債,然後再減掉水電瓦斯費,再減掉學貸與車貸,再減掉最大一筆的支出就是:房租。而這借款與貸款之間逐漸擴大的金額差距之中,他們始終腦海掛著一個問號:

為了繼續活下去,你願意放棄生活中的哪個部分?

面對這兩難的抉擇時,大部分的不會選擇改住在車裡。而那些改住在車子裡的其實就是生物學家口中的『指標物種』,也就是有能力預告生態系統即將出現更大變遷的敏感有機體。

數以百萬的美國人也跟這一群遊牧族一樣被迫改變自己的生活,只是他們的轉變不是那麼外顯。其實,還有很多方法可以拆解生存挑戰。

但是,如此這種種不光彩的事情彰顯出一個更大的問題:這些艱難的選擇什麼時候會開始撕裂人們?或者說正在撕裂這個社會?

這個貧富差距造成社會問題越來越大,不僅僅是薪資差距,這是一個薪資鴻溝。每個人都得為這不斷擴大的差異付出代價。

有一個正在加深中的階級差異,使得社會階層的流動變得不再可能,最後的結果就是種姓等級制度的實際存在,這不僅是在道德上錯了,也是極大一種浪費。

拒絕給大部分的人口在階級上未來有一個升等的機會,就等於是主動丟棄了大量的儲備人才和智曩團,而這也將反映在經濟成長的減緩上。

當全美唯一免費的居住空間僅剩停車場,一群原本應從勞動市場上推擠,卻不堪受到金融海嘯衝擊的中老年美國人,選擇省掉最大筆的支出: 房租與房貸,選擇住進車裏、形成人數正不斷增加的所謂「露營車打工族」。

一直以來,流動工人,異鄉漂泊客、臨時工,騷動不安的靈魂始終存在。但是如今,就在第二個千禧年之際,出現一幫新的流浪族,他們放棄了傳統的屋舍和公寓,改住進所謂的「帶輪的地產」裡 — 箱型旅行車、二手露營車、校車、皮卡野營車、旅行拖車,以及普通的老式四門轎車。

有人稱他們是「無家可歸的遊民」(Homeless),但是新的游牧民族(Nomads) 他們拒絕這個標籤。既然他們有了地方可以遮風避雨,又有交通工具,自詡自稱為「無家可歸的人」,這才夠簡單俐落不過了。而在本書以佔大篇幅敘述以下這五個故事,從北達科他州的甜菜田到德州亞馬遜倉庫,一個充斥成本低廉、多數由來來去去的老人所組成的新勞動力市場,正蔚然成形存在美國當今。

他們都有同樣相同的想法,而且他們都是開車遠離曾經是中產階級身份,去做了一個必須面對的棘手選擇:

既然不能幫自己加薪,那何不乾脆砍掉最大筆的支出算了?
用四輪生活來取代磚造的住所?

  • 在北達科他州,曾在舊金山開過計程車的六十七歲老翁,剛從甜菜田裏收割幹活。在氣溫低於零度以下從日出做到日落時分工作,幫忙把從田裡採收的數噸甜菜從卡車裡倒出來。而到了晚上他就睡在旅行車裏,自從他被Uber擠出計程車產業淘汰,再也付不出房租之後,他只好便一直睡在他的旅行車裡了。
  • 在肯塔基州,當過總承包商的六十六歲老婦人,她正在德州亞馬遜倉庫裡值夜班整理貨品,她推著一台有輪子的手推車在水泥地上走了好幾英里。這是一份非常乏味的工作,她吃力地精準掃描每項商品,深怕被炒魷魚而失業。到了早上,她會回到她那迷你的拖車是一個活動房屋,就停在有亞馬遜簽約的其中一處流動式房屋停放在停車場裡,像她這樣的遊牧打工客(nomadic workers) 都是在這種停放車場裡住宿過夜。
  • 在北卡羅萊州,三十八歲婦人的全部家當就是一台滴型的活動房屋 — —它迷你靠摩托車就能拖行。目前她跟她的一位朋友一邊當沙發客,一邊找工作。這位住在內布拉斯加州原住民雖然頂著碩士學位,但過去一個月以來已經填寫了幾百份的工作申請表,還是找不到工作。她知道正值採收的甜菜田急需人手,但得繞過半個美國才能到達那裡,她負擔不起旅費。於是她住進活動房屋的原因之一是,由於幾年前她失去了非營利機構裡的工作。那位工作的資助經費都用罄之後,她除了付學生貸款之外,就再也租不起房子了。
  • 在加州聖馬可斯,一對三十幾歲的夫婦開著一輛一九七五年份GMC自走式露營車停在路邊擺攤賣南瓜,另外也設置了兒童遊樂場和可愛動物園區。那是他們花了五天時間在閒置的沙地上從無到有搭建起來的。再過幾個禮拜,他們就會改賣聖誕樹了。
  • 在科羅拉多州科羅拉多泉市,一名七十二歲的車居族在從事營地裡的維修工作時,不慎斷了三根肋骨,如今趁探訪家人之際順道休養身體。

例行性裁員一向是找季節性的臨時工來開刀的。他們的心態以及外表上,有很大程度上的中產階級。他們的衣服是在自助洗衣店裡洗的,他們可以加入健身房純粹是看上可以使用淋浴設備。

其中有很多人是因為多年的儲蓄被經濟大蕭條洗劫一空之後,不得不動身開車上路。而為了加滿車子油箱和填飽肚子,他們超時工作,辛苦付出勞力。在薪資固定和居住成本上揚的年代,為了要活下去,他們索性將租金和房貸的枷鎖從他們的身上解開。

從遠望之下,很多人會被誤認這些是開著露營車到處逍遙旅遊的退休人士。當他們偶爾犒賞自己而去看場電影或上餐廳吃頓晚餐時,他們便也完全融入人群之中。而好巧不巧,當他們在工作上,網路社群或也外宿營遇見彼此的時候,族群便儼然成形。

他們之間有一種共識默契,有某種相濡以沫的情誼。若有誰的旅行車拋錨了。他們也會義不容辭地幫忙籌錢。這裡有一種很容易感染的情緒:就像有某件大事正在發生。尤其是半夜,圍坐著營火,感覺就像在驚鴻一瞥中可以望見了烏托邦。

他們代表的是正在頑強求生的美國,美國正在快速改變,老舊的結構正在瓦解,他們彷彿處在新舊交替世代的所在。

在公路上一台台車輛,像血液裡的細胞穿透這個國家的血管,繼續移動。

他們收拾營地出發,可能要去找親友、或者只是要另找一個暖和一點的地方 — —速食連鎖店和大型購物中心,嚴寒下沈睡的野地,汽車經銷商、教會、通宵營業的餐館、甚至是白雪覆頂的山峰,只要他們開車上路就會有希望,這也是他們前進的動能所衍生的副產品,除了有一種充滿機會的感覺,堅信在遠方有某種美好的東西必將降臨,它就在前方,就在下一座小鎮、下一份打工的工作,下一次有機會碰上下一個陌生人的時候。

穿越白晝,進入黑夜,直到疲倦襲來,睡眼惺忪地在路邊找個地方休息,可能停在渥爾瑪(Walmart)停車場,也可能停在安靜的郊區街道,又或者就停在卡車休息站,然後在怠速引擎的搖籃曲中沈沈睡去。第二天一大清早,趕在別人發現之前,又開回公路上,繼續行駛,他們心安理得。

因為他們知道,在美國,他們唯一剩下的免費空間就是他們停車的位置了。

2021/08/31 by Elisha Wang

--

--

Happy Read 樂讀
Happy Read 樂讀

Written by Happy Read 樂讀

Books Review | 分享閱讀心得,所有書籍都是從台北市立圖書館借閱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