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勇敢做唯一的自己》
書名:《勇敢做唯一的自己》
作者:郭瑞祥
類型:人生哲學
評價:✩✩✩✩
從害怕犯錯盲目用功讀書得到好成績拼第一,至勇敢做唯一的自己,書中囊括郭瑞祥教授十六個管理智慧啟示,帶領我們找尋個人獨特的天賦能力,傾聽內在的聲音,重新開始思考人生價值,學習管理自己的人生。
這是一本講學習、講人生、講管理、講創新、講心靈願景,「勇敢做唯一的自己」這本書不是成功法則大全,也不是管理學的教科書,更不是作者個人自傳。而是作者台大郭瑞祥教授為有志成為優秀的年輕人所寫,用他自己經歷人生的故事來穿插書寫,加上結合在他在台大任教管理學專業學術研究與教學以及個人生活經驗,而且用較為平易近人的寫書方式來呈現他的想法。
由於在課堂上,經常用演講教學生專業管理知識,有時更是藉用<哈佛商業評論>的個案教學來提升學生的管理決策思維,為了教導學生在離開校園畢業之後,進入社會如何管理好一家企業、如何做好一個企業專業經理人?
郭教授在工作繁忙之外,仍然很關懷學生特地撥出時間鼓勵並引導學生要多多思考好好讀書,並將所學的知識,對生命的執著與學生分享,他常在想一個問題:『人生可以管理嗎?』
每一個人在面對實際日常的生活與職場工作之中,誰可以脫離「管理」的範疇?如果管理學是受過管理學院派訓練的一門必修學科,但是,身為教授師長身份的他,反思他有辦法教授學生擁有人生「智慧」嗎?如果一個人缺乏實踐,缺乏反省,缺乏一種人格特質,豈能真正發揮其功效呢?小至個人的學習管理、時間管理,大至治理企業組織的運作以及政府國家公部門行政執行,都是需要管理的功能。因此,若能善用在管理學一般化的原則成功應用在人生,多一點智慧,少一點教條,多一點價值,少一點功利;多一點平衡,少一點偏頗;多一點人性,少一點效率、也許管理的智慧是可以透過人生實踐來達成的。
閱讀本書之後,可以從他分享的內容,得知完全都是他所珍愛的人生經驗,與他來自『聖經』一則箴言真理以及啟示省思,也是本書中的重點在於闡述當今優秀的人才的養成,期許年輕的一代,培養在面對未來時代挑戰所需要具備的能力,才能夠開創新的格局。
社會流行庸俗、功利、短視、膚淺的種種看法,反而經常阻礙人才的培育。
寫這本書時,郭教授超過了五十歲,書中淋漓盡致道盡他的一生心路歷程,雖然一路的走來他看似成功順遂、風光,卻也曾歷經顛頗、艱難難熬處境,但是他都虛心去面對挫折,希望藉著寫這本書鼓勵讀者,也能夠重新檢視自己的人生歷程。
至此,他不禁感嘆『人生如戲』,並謙虛自詡這只是一本很誠實地記錄他一些心得與心路歷程,而他的的故事則佔多數,之後的反省與轉折處,才是忠實地反映人生的高高低低與鋒迴路轉。將他自己的人生經驗,彙整成十六堂充滿智慧的人生管理學課程,他從這十六堂人生課程之中,道出親身案例,並深刻描述他的人生旅途中所碰到重要轉捩點,他是如何緊緊把握超越機會,當下所做的每一個決定,贏在轉彎處,並且更對當局者以及周遭的人發揮了相當的影響力。
他將本書分成三大部分:
- 第一部:用勇氣裝備青春是給所有正在學習的青年
- 第二部:用創新裝備職涯是給所有正在工作的專業人士
- 第三部:用願景裝備心靈是給所有的人,包括學生與職場工作者。
「不要害怕去陌生的環境、不要恐懼一切歸零的體驗,這是千金不換的人生過程。當你走過人生路之後,你拿到的,絕對不僅是學位,高薪、頭銜,而是見識、成熟度、自信心。」
- 第二堂課的「努力當下,再談未來」
在我大一曾經也有想轉系或重考的念頭,當時也是對於自己原本大學聯考選填志願卡分發主修讀商科沒有那麼大的興趣,有一點想早點離開不適合自己的環境、想要轉投入自己喜歡的文科領域發展。
本書中郭教授發覺申請轉系學生迷思現象,那些申請轉系的學生,大都是已了解自己的性向、熱情與能力,即使轉系不成功,難道他人生前途就注定會黯淡無光嗎?現在學生較為幸運,他們擁有輔系和雙主修等多元管道,太多的選擇反而讓他們無所適從,由於往往不知如何做出判斷的關鍵時刻,此時更需靜下心問自己三個問題:
- 我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 因為從學校畢業之後,進入社會也是如此,也不會再有人問你到底這ㄧ生真正想做的是什麼?
- 我的熱情、興趣和能力的最大交集何在?
他在本書中更是提到同樣的反思,如果今天你是上班族,不甚滿意現在的工作,在決定轉職之前,你有認真思考過這些面向嗎?
郭教授任教台大商研所每年錄取MBA研究生的入學考試口試的時候,他都用「DATA」四個英文字母代表的四個原則,來觀察一位非管理背景同學的潛力。
- D是「Desire」,也是他的興趣,動機是不是很清楚。如果只是一味追求熱門,或者原先大學科系混不下去被當了,才想轉行,這類學生就很不討好。
- A 是「Ability」,也就是他的能力,看的不是單一學業成績而已,更要看他的一般職涯能力,例如溝通能力、專案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創造力、解決問題能力、領導力等等。
例如有一位申請者的成績中上,並非名列前茅,但他是該校籃球隊隊長,也帶領校隊得過很好的運動競賽名次,藉由訪談中,口試老師們發覺他的領導能力很突出,也有足夠的毅力與EQ,最後他會給很高的分數而錄取這位甄試申請者。
- T 是「Temperament」,也就是他的個性與人格特質。內向理性的個性適合做分析及規劃,外向活潑的個性適合做「與人互動」相關的工作。
- 最後一個A 是「Assets」,也就是他的經歷與經驗,包含了人際網路
所以學生也好,上班族也罷, 轉換跑道的基礎在於你如何提升你的「DATA」。不是其中一項很突出,而是四項合起來很「Fit」(配適)方符合面試官的選才原則。
愈明確的事,可能性反而愈小,明確的方向,路可能愈窄
人在一個安逸的環境待太久,思考的能力很容易鈍化。因為不如意而產生危機感、因為環境的競爭和命運的改變,人才會想盡辦法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路。人難免身處逆境,當下的態度,往往正是決定未來成敗的關鍵,專注當下,而非熱門科技,來日方長,學習珍惜過程,堅持不放棄,即使一時的選錯志願、擺錯位置,也永遠都會有更好的機會,在下一個人生路口等著你。
- 第五堂課的「該走熱門大道,還是選擇冷僻小徑?」
退一步思考,人生是可以有更多選擇
本書裡提到內心隱含著取捨情愫,無論在生命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有智慧與正確的態度,面對前面兩條叉路,你該往哪一條道路前往,必須與自己勇敢做唯一的自己深度對話,你才能做出一個合宜的選擇。
最安逸的時刻,也是最危殆的時刻
進入職場工作多年累積對於人生看法,更發現簡單企管知識學到產品生命週期理論(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的概念,包括導入、成長、成熟、衰退四個階段,這個道理不僅適用於企業,更能應用在個人的身上。 當人得到所有的東西,也正是你最人生志高意滿、走到巔峰之時,如果不是繼續往下一個山頭邁進,那麼接下來,就是你開始走下坡了。因此,當我們好不容易爬到某個山頭、當然可以稍微駐足欣賞山頂的景色,回饋自己過往的努力; 但在一覽群山之際,你也別忘了再找一座新的山岳,來做未來努力的方向。
看見自己的不足,在職進修再深照
第八堂課的「走出舒適圈吧!主動出擊突破職場危機」
因此,郭教授在本書裡強調身處在職場發展的菁英們,除了需瞭解產業趨勢之外,仍可主動性利用工作之餘,學習發展自己的核心能力,以及第二專長。更重要的是,特別是要有「創新思維」的遠見與做法,才不容易在產業變動中被淘汰。
<誰搬走了我的乳酪>作者史賓賽.強森,在他另一本著作<峰與谷>中提到,我們在<人生>兩座高峰之間必然會有低谷,你在低谷裡怎麼自處,決定了你可以多快爬到下一座高峰。每個人的人生本來就不盡相同,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每個人必然都要經歷高峰與低谷,必須面臨生命中種種困難的抉擇。 面臨抉擇的成功關鍵在於:先瞭解自己的興趣與能力,想辦法找到其中交集。
郭教授奉勸年輕的工作者初入職場之後,如果能將自己格局拉大以不一樣的眼光看待,以他人及團隊的利益為優先,都為團隊、同事做出具體貢獻,以「利他」為出發點的積極作為,所獲得的回饋,往往遠比「利己」來得更多更深切。
千萬也別忘記了,當你愈強大,也正是你應該愈需要付出努力再學習的時候。
最珍貴的一堂課,找尋自己的人生導師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人生本來就不會永遠順遂、悲歡離合總無情,最難教的這一堂課,畢業之後的人生更不會有標準答案,他想教給他的學生的,惟在上課時,想辦法將學生帶出教室之外,帶他們到更寬廣、更不同的世界;並為學生們開立書單,開始進行讀書會的課程,提前引導學生從年輕時就開始思索自己的人生價值觀、有預備心,並開始試著認識內在的自己、跟自己對話:「自己是什麼樣的人?」、「自己想追求什麼樣的人生?」; 讓學生們如何勇敢去為自己尋找答案?甚至是,能不能在犯錯後,鼓起勇氣修正,並選擇補強,而不是沮喪放棄,勇敢做唯一的自己。
人生這一趟旅程,有兩套學問,一個是「求生存」的學問:大學畢業,僅僅代表你學到了專業知識,可以在社會謀得一份職業,成家立業,求得生存。另一套更重要「生命」的學問,就是由無數的大小考驗組合面對真實人生的學問,如果懂得趁年輕時候,就去探索、去瞭解生命的終極意義,為自己找到「人生導師」,相信絕對可以為自己的人生加分不少。而何謂是人生導師?可能是你的一份信仰、一場演講、一部電影、一本好書。
2021/05/26 by Alicia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