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 Read 樂讀
7 min readMar 14, 2020

【讀書心得】《你可以自私自利,同時當個好人》

《你可以自私自利,同時當個好人》

書名:《你可以自私自利,同時當個好人
《How Adam Smith Can Change Your Life》

作者:路斯・羅伯茲 Russ Roberts

類型:倫理道德

評價:✩✩✩✩✩

亞當斯密讓史丹佛經濟學家開啟的思辨之旅,重新認識「我是誰」,以及身而為人的意義與價值。

本書將亞當斯密的重要思想用現代的語言與例子重新詮釋,一一剖析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不知不覺,但其實一直遵守的行為凖則,點出多數人看待金錢、物資、野心與名氣常有的盲點,更道出「追求智慧、美德、知足」與「過好人生」最基本的關聯,讓我們真正理解自我與他人,找到最深刻的處世之道。

每個人多少都會受限於自利的天性,然而,為什麼有人就是能夠把他的人生過得快樂充實且人見人愛?而有些人卻總是為虛華不實的「金錢」、「權利」所苦,甚至為此違背良心,做出見不得人的劣行?

亞當斯密關於「人類無法看清自己」他的見解和認知,恰恰呼應了現代融合心理學與經濟學的學科領域 — — 行為經濟學 — — 的見解。

物理學家理查.費曼說:「首要原則是,你絕對不該愚弄自己,但你卻是最容易被自己愚弄的那個人。」

「我是誰?」有時候,我是最容易愚弄的人,我甚至自我欺騙到說服自己。最嚴重的自我欺騙莫過於相信其他人會自我愚弄,但卻否認自己會自我愚弄。

所以不意外地,我們會發現,每個人都很容易看見别人的道德缺陷,但卻對於自己的缺點渾然不覺。亞當斯密提出一個方法來修正失衡的方法:

當你注意到自己周遭人的瑕疵時,我們就要自我提醒,開始留意自己的缺點,這可以促使我們自我改善。所以,當你看見同事為了某些瑣事而氣惱,你不應該因為對方為小事氣惱的敏感反應而感到訝異,而是應該捫心自問,自己是不是有時候也會為一些愚蠢又不重要的事氣惱。

多一些欣喜,少一些氣憤

本書讓我們閱讀之際,同時反思以下幾個問題:

  • 怎樣才叫「美好的人生」?
  • 美好的人生意味快樂嗎?
  • 它和財富與成就有關嗎?
  • 而在這當中,美德又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 美好的人生代表要當個好人嗎?
  • 這意味你要熱心助人,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嗎?

一般人對於亞當・斯密,一定聯想到他在《國富論》指出的論點:人是自私自利的,指是在經濟層面上,而在市場層面上,人是競爭自利的。

而在他的哲學類的著作《道德情操論》的主要論點探討人性的問題,關注他人的同感心、同理心、同情心。

其實以人性兼具合作與不合作的面向,正如同你我心中同時具有慈善與凶惡的組合,兼具天使與魔鬼的成分。

不論行為是善是惡、是交換行為中追求利益極大化;或在社會合作行為以相互競爭或互助,基本人性還是自利的。

作者強調金錢和名氣似乎無法讓人感到快樂。作者提到亞當・斯密在兩本書很多篇幅解説:「為什麼金錢和名氣不會讓人感到快樂?」

有什麼事能讓一個健康、沒有負債且問心無愧的人感到更加快樂?

一個人快樂的泉源是「受人喜愛」,還有「成為可愛的人」。

Man naturally desires, not only to be loved, but to be lovely.

那麼,這個世界上,誰才是有錢人?

亞當斯密為我們指引了一條達到滿足境界的途徑,一條能讓你受人喜愛的管道,如果你是一個快樂面對自身命運的人,你能了解自己內心的欲望,你可以不用透過財富、名氣或權勢來吸引他人的關注;取而代之的,你可以追求智慧與善良,有兩個管道可以實現:

  • 第一條途徑:變得富裕、有名氣或有權勢
  • 第二條途徑:變得更有智慧、貫徹美德,或許就會比較容易對你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感到開心了。

生命中充滿許多希望以各種不同方式來影響我們的人,我們周遭的人和我們一樣期待受人喜愛,有時候他們會基於策略性的理由或真正的誤解,讓我們錯信自己是另一個人,亞當斯密鼓勵我們不要被愚弄。他鼓勵我們誠實地面對自己。

我們所要克服的最大挑戰並不是如何識破他人的虛假讚美,我們所要克服的最大挑戰其實是自己。

我們太希望自己是可愛的,以致於可能會努力說服自己相信我們真的很可愛,但其實不然。有智慧的人會拒絕他所不應得的讚美。

別人可能會對在某些情境下的我們做出不利的評斷,但因為我們非常不願意把自己視為惡人,因此我們經常會蓄意對那些情境裡的自己視而不見。自我欺騙或許比自我認識更能讓人感到安慰,因此人類總是喜歡自我欺騙。

亞當斯密認為:高估個人優點的那種自我欺騙心態絕對是負面的。『自我欺騙』會導致我們相信明明沒有道德的自己是道德的,最後會導致我們難以適當修正自己的行為。

我們周遭和我們類似的角色可扮演一種催化劑,促使我們改善自身的行為,我們可藉由持續觀察他人的行為,不知不覺在心中建立某種行為通則,並自然而然地區分出什麼行為是合宜且適當的,什麼行為又是應該避免的。

邏輯倒置(Logical inversion):看起來對我有利的事情一定也對你有利,利用聽起來無私的語言來描述一些實際上自私的行為,目的是為了讓別人感覺自己是無私的。我們希望受人喜愛,所以用一種看似無私的姿態來隱藏自己的慾望。我們選擇做對自己最有利的事情,但卻說服自己相信我們做那些事的動機是為了其他人著想。

本書作者他用生活化的案例,以及淺白的文字,提供我們思辨人性,並且理解亞當斯密不同面貌的機會。看到亞當斯密透過他的書和平日的生活態度,告訴我們要如何度過一生 — — 利用「無私旁觀者」的概念,跳脫自我,以旁人看待你的方式來看待自己,利用那樣的洞察力來了解自己。

我們的內心深植著一種尋求周遭人認同的固有慾望,所以旁人對我們的認定和否定,會漸漸造就我們的道德感,會促使我們想像有一個無私的旁觀者隨時在評斷。

一旦牽扯到自己的利益,任何人都很難保持客觀。一旦牽扯到私利,你很容易會說服自己,相信你為了一己之利而做的事是正確的。保護自己免於被自我欺騙心態左右的方法之一,就是找出一個能幫助你免於被自利心蒙蔽的良師益友或一個真正無私的現實生活旁觀者。

人們經常會基於自己的意識形態和原則而堅持己見,而且會刻意努力尋找能支持自身觀點的證據,但對其他所有證據視而不見。

方向和方法錯誤而過度自信,遠比勇敢承認自己迷路更糟糕。

每個人都有缺點,而承認自己的缺點才是智慧的開始。

『你才是最容易愚弄的人,不要欺騙自己說你並不會自我欺騙。』

承認自己的無知才是無上的幸福

談到如何「過好人生」的最基本的關聯,而且要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好人?

快樂面對自身命運,了解自己內心的慾望,或許就會比較容易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感到開心

在亞當斯密眼中,他認為最重要的美德為:審慎、正義和仁慈

  • 審慎代表把自己照顧好,好好對待自己。審慎的人是真誠的,他總是謙虛看待自己的技巧和成就,總是多做少說
  • 正義代表不傷害他人,判斷正義的方法,就是訴諸無私旁觀者可能對我們的行為有何看法。
    一旦我們開始思考什麼特定情境下可以不理會正義法則,從那一刻起,我們就已經變得不值得信任。
  • 仁慈則代表對旁人好,幫助他人

如果你希望擁有美好的人生,這三者都非常重要,我們應該「明智且謹慎地照顧」自己的健康、金錢和名望,會積極訓練體能,會適當控制體重,會努力工作,避免背負債務,遠離迅速致富的騙局,也不要傷害別人,要對別人好,還有盡可能地去幫助别人。

看似矛盾卻共存,人性中時而「自利」、時而「利他」,作者用斯密他對於人生的見解來討論現代人的困境,解析可能的答案背後蘊藏的心理機制與道德機制,讓我們真正理解從中找到掌握性格中最根本的「自利」,與社會普遍認同的行為表現的「利他」,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從中獲得極致豐富的人生,活出快樂的自己。

即使我們的見解是對的,即使我們自以為知道怎樣對別人最好,但有時對他們最好的,卻是放手讓他們自己去摸索,因為我們的努力不僅會失敗,也可能難以達到原本的美意,甚至適得其反,有時候放手離開可能會是最好的選擇。

  • 「金錢不會讓你得到快樂」

我們已經擁有很多能讓生活滿足的工具,所以,就算沒有很有錢,一樣能享受生活中的各種基本快樂。所以,應該保持人性,淡化內心那個盲目追求更多的自己。

  • 人生並不是一場競賽,而是一段鑑賞和享受的旅程。
  • 努力不懈追求更多的欲望 — 可能會把你吞噬。
  • 希望變成富翁或名人,或甚至兩者兼具的欲望是一種毒藥,任何人都應該設法迴避,因為一旦你站上那台跑步機,就永遠沒有休息的一天。

2020/3/14 By Alicia & Albert

謝謝你閱讀完這篇文章,若喜歡這篇文章的話
幫我按 5 下 Like(圖上的手),能讓我獲得額外的獎勵與鼓勵!
Happy Read 樂讀

Books Review | 分享閱讀心得,所有書籍都是從台北市立圖書館借閱